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(这是在马达加斯加路边遇到的女生,非本文女主,她才14、15岁的样子吧,只是觉得她好看所以放上来,嘿嘿)

 

 

 

当她说她怀孕七个月的时候,我还没反应过来她嫁给了当地人。

去年夏天去非洲之前上网找马赛马拉safari的预约团,找着一个中国女孩,她生活在内罗毕,在撺几个中国游客组成团拉生意。我提出到了后去他们那再聊,她说她怀孕七个月了不方便出门,这才点开她的朋友圈看到她老公是当地人,一个导游。

不久后她女儿出生了,卷发大眼睛微深的皮肤,活泼可爱。

这两天看了财新做的反映广州黑人生活的记录片,《中非爱情故事》那一集让我一下就想起了她。

 

三年前她也是只身一人从上海去肯尼亚看大草原,报了safari和当时的团向导也就是现在的老公,在纳库鲁夕阳前成群火烈鸟的粉色背景下渐生情愫,接着因为相爱选择留在了肯尼亚

我对此感到美好并对她表达了赞叹,但当看见她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挺吃鲸的:“我结婚不过是为了合法居留身份,不然这个程序走不走都无所谓。当时给自己的婚姻两年期限,未来如何,不奢求,不强留。”抱着这么一种接受无常的心态进入婚姻,也许也正好提供了接受异国、异族、异大陆的勇气。

嗯,刚又去看了一眼她的朋友圈,她的第二个巧克力宝宝两天前已经出世了,从此儿女双全,越来越好。

  

不只是微纪录片里身处广州的黑人难以融入圈子,在非洲的中国人也难以融入,难以融合并不是一种基于优越感的歧视,而是从内到外的格格不入。

就像纪录片里一位非洲人说:当你来到一个自己是非原生族的地方,只能遵守别人的规则,耳朵关起来,别人骂你黑鬼又怎么样呢。

也许,用一种经典的句式来表述,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与这种格格不入和平共处。或者像在非洲的中国人,放弃融入。

 

在广州生活的非洲年轻人晚上HIGH的夜店,放着非常有非洲特色的音乐。听觉真是很敏感的一种知觉,听着这个音乐一下就回到了身处非洲满地黄沙的感觉,想起一段我当时不记得在哪里看到的一段MV,大概画风是这样的:

(瓦房、扫帚都是道具,一段随风而动的舞姿,非常自由而灵活的灵魂,十分酸爽)

虽然穷苦,但是他们的生活也都在自己的轨道顺利运行,同情和怜悯对他们的生活来说简直多此一举。他们的学生考试也作弊,也有体育学院的学生从早到晚的练项目,少女们也去小理发店做头发,也有演唱会。

(好像不用钱)

 

 所以,想起一句话来,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。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王申璐

王申璐

15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《财新周刊》前金融组记者,现失业流浪中……

文章